top of page

20230805【大同綠聚人】樹木調查工作坊第二場(認識樹木) 活動側寫

371A7075.JPG

主講人:陳建志(景澤創意 環境管理部 副理)

 

「如果不是專家學者,我們又能如何檢測樹木調查,保護樹木健康呢?」

「原來每次回家路過的行道樹有這麼多種類?我以為只有榕樹而已」

我們時常看見樹木,但卻不知道其實它是經歷過許多的關卡,才成為印入我們眼簾的景致。

「第二場綠資源盤查工作坊-認識樹木」由建志老師帶我們來認識常見的行道樹,以及如何著手開始進行樹木調查。

綠色長廊與城市的關係

老師一開始就與我們介紹:「營造綠色長廊與環境美化對於我們在生命力、自然感受的影響性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而行道樹的存在具有提升道路行駛視線的安全性、減低城市噪音、清淨空氣、調節氣候、美化環境與觀光遊憩的功用,對於城市具有不可或缺的存在。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行道樹

臺灣行道樹選擇的種植種類也相當多元,最常見的樹種分別為 榕樹、樟樹、茄苳、臺灣欒樹、白千層、大王葉子、桃花心木與楓香,其中老師更分享了不同樹種的特色,例如:臺灣欒樹一年四季有不同顏色,分別從淺綠、翠綠、金黃、艷紅,顯現臺灣欒樹為臺灣街道中增添無數的四季變化氛圍與詩意。

 

樹木問題有哪些?

不過行道樹在都市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思考討論,如樹根躥身影響周圍設施、樹根與落花果突起影響用路人,抑或是樹叢過密造成用路視覺不佳,這些是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在環境生態與人們的生活空間中共存發展,並經由討論與交流凝聚我們對於環境與生活之間的想像,來得到每一個面對新問題的共識。

 

你聽過,「類公園」嗎?

建志老師也與我們分享「類公園」的概念,說明現行法規下綠地公園與相關的公共空間應在都市計畫內不得少於計畫面積10%。類公園的意思也指在大同區的學校用地、綠色網絡、人行道等公共設施作為類比公園的角色與功能,來補足大同區公共設施缺乏的問題。

 

最後大家一同來到大同公園,透過卷尺與量樹工具,示範如何測量樹木的高度與樹徑寬度。並由小組的方式來實際操作樹木測量,並且看見每一位參與民眾測量的過程環抱公園老樹的樣貌,宛如兒孫一般十分溫馨。

 

樹木調查,實踐關心環境的起點

本次的參與者除了大同區的夥伴外,也來自各地區的朋友參與,我們雖以大同國慶社區的樹木為調查場域,但其實這個工作坊是個關注與意識保護樹木的起點,更重要的是每個都能夠將這個想法帶回去關心自己的環境。

 

本次樹木調查工作坊-認識樹木圓滿落幕。最後一場調查行動,我們將實際走訪國慶社區,踏查行道樹的點滴。​

bottom of page